泉州的名匾文化


林晓鸣 文/图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匾额遍布神州大地。匾额是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其语言简练,寓意深长,文采激扬,趣意盎然。它是绽开在中国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民族文化的一种标志,是传统文化思想最高境界与艺术智慧完美的集合体,是“道器合一”的经典。
   匾额,又称扁额、扁牍、牌额,简称为扁、匾或额。在中国的古建筑上,多缀有匾额。匾额,就是上面题着作为标记或表示赞扬文字的长方形横牌,一般悬挂在门楣与檐顶之间,亦常见于厅堂之上,或见于亭台水榭,虽功能不尽相同,都以其多变的式样、高艺术化的书法艺术,与雄伟壮观的建筑相互辉映,和谐统一,成为建筑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一、匾额的起源


   匾额起源于何时,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历史记载,各种古籍也是众说纷纭。根据清代训诂学家段玉裁所说,最早出现匾额的应该是在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萧何题写的“苍龙”“白虎”两块匾额,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了。匾额最开始的形态叫“榜书”,榜书是为装饰帝王城池和宫殿而产生的。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巨大的城池和宫殿,因此,为了标示名称和宣扬教化,在宫门之上、重檐之下,就必须悬挂“榜书”。到秦始皇统一天下,在统一文字的同时,也规范了战国时期各国不规范的标名形式,于是就出现了匾额。明清时期,匾额相当盛行,形制也十分完备,从斋堂雅号到官府门第,从修身立志到旌表贺颂,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匾额的形式种类


   匾额形式丰富多彩,其基本形式有竖匾和横匾。早期的匾额以竖匾为多,多为长方形。晚期的匾额则为横式,基本上是横长方形。在二千多年的发展和沿用过程中,还形成了官方和民间两大体系。
   匾额就其材质,可分木匾、石匾、砖匾、瓷匾、竹匾、纸匾、绢匾、铜匾、铁匾、琉璃匾,据说还有金匾和银匾。匾额中数量最多的当属木匾、石匾和砖匾。木刻匾额最多,这主要与我国古代传统建筑是木质结构为主有关,加上木刻更能体现题匾者的书法功力,较其他匾额更容易制作,所以古代匾额大多数为木质。木质普遍选用耐风蚀、不易变形、好保存的樟木和杉木。
   匾额特点在于意境文采讲究,书法篆刻精湛、内容言简意赅。它一般由正文和款识组成。匾额的写作文字很少,也无复杂的结构款式,主要是讲求适情应境,文辞精粹。题书时要求高水平的书法艺术,上款下款的书写位置得当,字的大小适当。匾额题材大有以下几种:楼堂殿阁的名称;商家字号的名称;歌功颂德的题词;绘景抒情的题词;述志兴怀的题词和庆典开张的题词等。
   匾额之所以受人们喜爱,除它具有历史价值外,还有艺术价值,其中书法和雕刻,是与匾额最为相关的两种艺术形式。一块好的匾额,必定要有好的书法来呈现,往往想挂匾之人,最注重的就是书法的选择。除书法还有就是雕刻。大多数精美的匾额,其四周都有许多艺术雕刻,如花卉、人物、瑞兽、珍禽等精美的浮雕,这些浮雕的内容通常跟匾文的内容息息相关,人们所说的南派北派,多数就是从匾额浮雕来分辨。要知道,一块匾额的价值,需从书法、雕刻、材质,还有年代等因素来综合判断。
 

   三、泉州的名匾文化


   泉州别名“鲤城”“刺桐城”“温陵”,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泉州历史悠久,周秦时代就已开发,260年(三国时期)始置东安县治,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为“东方第一大港”, 被马可波罗誉为“光明之城”,是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截至2016年初,全市拥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02处,其中国家级31处、省级85处,还保留着以南戏、南音、南少林、南建筑等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泉州自古以来人文荟萃,其间寺庙庭院,园林亭阁,牌坊宅第之建筑物,大多竖有文字精练,含义深远之匾额。在泉州众多的匾额中,被列入“中华名匾”的有:
  1.“正气”“充塞天地”
   在泉州通准街关帝庙正殿,悬挂有“正气”“充塞天地”等匾额。
 

“正气”宋代名儒朱熹所书

“充塞天地”明代著名书法家张瑞图所书

   “正气”指刚正之气。《楚辞》曰:“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正气”匾额系宋代名儒朱熹所书,其书法颜书法度,继续道统,下笔沉着典雅,有道义精神之气,浑浑灏灏之感。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充塞天地”,为明代著名书法家张瑞图所书,其含义是指刚正的义气充满天地之间。匾书笔势迅疾,奇肆险峻,挺拔刚毅,意态从容。
   张瑞图(1570~1644),字长公,号二水、果亭山人等,泉州晋江二十七都霞行乡人(今青阳镇莲屿下行)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第三(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后以礼部尚书入阁,晋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师。崇祯三年(1630年),因魏忠贤生祠碑文多其手书,被定为阉党获罪罢归。他以擅书名世,为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有“南张北董”之号。
   通淮关帝庙,奉祀关圣神像,相传建于南唐至宋代。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长史李一德重修,现存庙宇为民国十六年(1927年)重修,1986年至1990年再次进行全面整修。其庙宇宏大,庙座北朝南,由武成殿、崇先殿、三义庙三座并排的庙宇组成,均为三进,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历来是泉州官绅祭祀武圣专庙,是泉南著名古迹和道教庙宇,也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武庙,驰名海内外。
  2.“桑莲法界”“紫云屏”
   “桑莲法界”,此匾悬于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歇山檐下,匾长5.36米,宽1.78米,字体雄健古朴,端重浑厚,繁简相融,超凡出俗。其中“桑”字上三个“又”字,写作三个“十”“法”字繁写“灋”字,独出心裁。据说匾书出自,一位高僧之手。
   紫云屏,宽15米,高6米,“紫云屏”三字分别刻在三块方形版石,石各50公分见方,顺序嵌于开元寺前的照墙上,字为隶书,笔力端庄,神韵绝俗,为明代书法家陈于王之手笔。
 

悬于元寺大雄宝殿的“桑莲法界”匾额

“紫云屏”明代泉州书法家陈于王之手笔

   陈于王(?~1637),名让,字丹衷、希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平生嗜好诗文,明代武职官吏,世为苏州卫千户,既袭职,举武乡试,崇祯初累官前锋游击,十年守太湖,被罗汝才、刘国能等农民军围攻,兵败自刎而死。
   泉州开元寺,地处鲤城古老的西街,其建筑规模宏大,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1982年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的东西双塔,闻名遐迩,塔身浮雕精美,是中国最高的一对石塔,经历了明万历年间泉州八级地震以及多次台风的考验,仍屹立不倒。
  3.“真人所居”
   漆金石刻“真人所居”横匾,嵌于花桥慈济宫门额,该匾原木质,后毁于火灾。为明代著名书法家张瑞图所书。书法奇逸,笔势流畅,苍劲有骨。

“真人所居”明代著名书法家张瑞图所书


   花桥宫位于泉州市中山路涂山街,始建於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祀北宋泉州名医吴夲(979~1036年)。吴夲,字华基、号云冲,闽台尊称吴真人、大道公、花桥公、保生大帝。据史志载,其一生“以医名天下,以济人救物为念,而义不取人一钱”“业医无贵贱,按病授药,如矢破的”,花桥为其生前行医故址。百余年来深获社会各界善信、热心家和海内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及宗教界人士支持赞助,常年不断捐款送药奉献爱心。20世纪50年代曾易名泉州市爱国赠药处。1978年恢复花桥旧名,称为花桥赠药处,赠药施医迄今己历121个春秋。
  4.“小山丛竹”
   “小山丛竹”石匾,长1.5米,宽0.33米,署款“晦翁”,石匾原挂于小山丛竹书院之讲堂,后移勒作为小石坊,立于泉州城隍庙东北之“过化亭”南,系宋代名儒朱熹墨迹,字行楷。其笔势迅疾,沉着典雅。原石匾曾一度失落,至清康熙年间,觅得原碑匾仍竖在旧址。
 

“小山丛竹”坊额为朱文公壮年之笔

  小山丛竹书院位于泉州北门模范巷今泉州市第三医院院址,与泉山书院、石井书院、欧阳书院并称泉州“四大书院”。始建于北宋,原为民间书院。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 年),名儒朱熹任泉州同安县主簿兼领学事,此后经常到泉州各地讲学,景仰欧阳詹,常莅不二祠。绍兴二十八年朱熹在泉州讲学,自题“小山丛竹”以为亭额,书院因而取名“小山丛竹书院”。
  5.“乡贤名宦”
   李贽故居正厅上端,悬挂一块明代杰出思想家李贽为赵德正的题匾“乡贤名宦”,长1.88米,宽0.71米,上款“特峰赵公德正”,下款“云南姚安军民府知府李贽载立”。此匾从外处移来,其书法疏密有致,圆润洒丽,形成自己的风格。
 

明代杰出思想家李贽为赵德正的题匾“乡贤名宦”

  李贽(1527~1602),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举人,应会试。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湖北麻城芝佛院。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
   李贽故居,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南门万寿路,是一座普通民房,后人将其居室改为宗祠。
   李贽的祖先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所居,李贽青少年时起在此居住达30年,为官后曾二度回家。原有三开间二进深,现存正面一间和正厅堂,辟为纪念堂,室内悬挂李贽画像,以供瞻仰。至今保留着清未修葺的木构闽南古民居风格,万字格窗,漆屏板的门上挂有赵朴初所书的“李贽故居”横匾。
  6.“海内第一桥”
   该石匾长1.58米,宽0.51米,上署“道光癸卯”,下署“郡守沈汝瀚书”。匾原置于洛阳桥西川甘雨亭内墙上,后移至蔡襄祠(洛阳桥桥南街南侧)后殿的洛阳桥历史博物馆内,由泉州知府沈汝瀚书。其书法疏密严谨,奔逸谐调,凝重流丽,方圆兼备,笔力纵略相间,犹如云行水流,有朴素雄健之趣。

沈汝瀚的“海内第一桥”


   沈汝瀚,字海如,江西南昌人。1832年以知县需次福建,署长泰县。1833年以功赏蓝翎,升永春州知州。1837年时已署泉州府知府,因台道周凯病,遂调来台护理巡道约数月,至则实仓库,清监狱,设防守,练精兵,条其治法。
   洛阳桥又称万安桥,是当时泉州郡守宋代大书法家蔡襄倡导兴建的,坐落在泉州东北洛江区与惠安县交界的洛阳江下游,即古万安渡口处,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在中国桥梁史上与赵州桥齐名,有“南洛阳,北赵州”之称。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之为“中国古代桥梁的状元”,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该桥宋皇祐五年(1053年)兴建,嘉祐四年(1059年)建成,历时六年。桥长834米,宽7米,有桥墩四十六座,全部用巨大石块砌成,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为了使桥墩更为牢固,巧妙地利用繁殖“蛎房”的方法,来联结胶固石块。这种用生物加固桥梁方法,古今中外,绝无仅有。桥上还装饰有许多精美的石狮子、石塔、石亭,桥两端立有石刻人像守护。
  7.“共进大同”“为国树人”
   “共进大同”匾额悬挂于泉州培元中学图书馆前额,系孙中山先生1920年11月5日亲笔题写。匾长1.52米,宽0.52米,上款“培元学校”,下款“孙文”并锈篆朱文“孙文之弥印”。匾书楷体兼融魏碑,运笔稳实流转,勾啄撇捺峭利方劲。
 

孙中山亲笔题写的“共进大同”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生于
   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为国树人”由孙中山夫人、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为培元中学所题,上款“培元学校”,下款“宋庆龄一九八〇年五月”,赠勉学校为国家培育优秀人材。培元中学因此成为国内唯一一所同时拥有孙宋两位伟人题词的中学,如今,这两幅匾词已成校园一景。
   宋庆龄(1893~1981),海南文昌县人。青年时代追随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1915 年与孙中山结婚。她把毕生精力献给中国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事业,献给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宋庆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久经考验的前驱。
   泉州培元中学,位于鲤城区新华北路,学校占地近百亩,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该校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剑桥大学毕业生安礼逊来泉州创办,初设于平水庙,名“养正”。办学初期,曾得到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关怀,1920年1月,孙中山先生带头向培元中学捐款,并亲题“协兴教育”于捐册扉页。培元中学内古榕垂荫、满园书香,是一方有着深厚文化底蕴与悠久历史的求学之地。
  泉州,儒、道、释三教并重,寺庙众多,各有匾额,颇有可观,据不完全统计有360多方。如众所周知的唐额匾“建造寺”,宋代的“海滨邹鲁”
   “泉南佛国”,元代的“江山揽胜”“月台”,清“松湾古地”以及民国的“以尊国故”“铜佛古寺”等名匾,皆目所快睹,口所脍炙,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值得我们去鉴赏与研究。
   一块名匾如同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一定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匾研史,可以作证;以匾研诗,可得诗眼;以匾学书,可得笔髓。匾额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极其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特有的艺术明珠,更是泉州人民的文化遗存。
 




参考文献:
[1] 林声、袁闾琨主编:《中华名匾》,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出版。
[2] 陈允敦:《泉州名匾录》,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