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


邱国凹 钱希爱/文


仿古木船起帆(茅罗平/摄影)

   天涯尽头港为岸,夕阳落彩笙渔歌。喧闹的海边,静谧的佳山,依山傍水坐落着一座渔文化博物馆,这里收纳了早期到现在渔船的发展演变史、东埔历史文化名人、各类奇特海洋生物标本、渔业生产以及对台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走进渔文化博馆,细细品读那传统古老的渔文化,亲历耕海犁浪的讨海生活,从细微处感受不一样的海洋文化。
   早先,“村人从渔而生,渔舟归来,鱼满于东畔之埔也”,这是石狮市鸿山镇东埔村得名之由。这里的村民,靠海吃海,以渔业为生,一代代传习下来的渔业生产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渔业文化,东埔定置网盛兴一时,定置网可谓是东埔的兴村利器。以前使用定置网捕鱼时,大斗即是打桩(打圶)的专用工具,是由木头制造,材料一般有两种树种组成,一种是楠木(俗称乌念利),木质比较好; 一种是楮木( 俗称赤皮), 比较普遍, 配套有木石头、斗仔、杉杆、抱竹等,总长视海域深度可调整。打桩(打圶)是定置网作业的关键第一环节,桩的排列开度、角度对生产作业有很大的影响。打圶时又受海洋潮汐、天气等影响很大,是一种非常辛苦吃力的重体力工作,也是比较原始的作业工具。由于定置网作业已经消失多年,现在村里也只剩下这么一根。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能够建起来,也就缘起于这根“大斗”。2009年,村里几个老渔民一起聊天,突然聊起这根“大斗”,有人就提议将当年生产作业的渔具搜集起来,而这个念头就一直在馆长邱国凹的脑海中盘旋不断。
   “只是单纯地想把老一辈渔民的生产历史给保留下来。”东埔老渔民老邱告诉记者,早期渔船都以木帆船为主,而且生产方式较为单一且产量不高,像浮雷、扫雷网、敲鼓作业、钓滚、拖网和定置网等,现在这些渔业作业方式有的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只有老渔民才有印象,“石狮渔业可追溯到明初,而与海峡对岸的渔业交流历史更是源远流长。”随着原有古老渔业生产方式的消失,不少渔业生产工具或是封存,或是丢弃,只存在于老渔民的回忆中。
   到了2013年,搜集的旧渔具越来越多,就有人提议直接建个博物馆,既可以存放这些旧渔具,还能够展示出来让后人了解。“村里要筹建博物馆了!”消息一传开,在邱国凹及诸多老渔民的奔走相告下,大家积极响应,先后筹集了六七十万元资金,又向东埔三村借了老年协会综合楼四楼300多平方米的场地作为展馆。
   旧渔具不少,但展品还不够丰富。于是老渔民们开始了藏品搜集的行动。首先是船模的制作,船模是渔船发展演变最好的见证,它可以直观地让我们感受渔业生产的一个发展变迁,从最早的篾帆定置船、到木帆定置船、木帆双拖船,一直到现在的机动渔船,十几艘船模一一建成并落户渔博馆,给渔博馆增添了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接下来是东埔历史文化的寻找,除了邱天胜“四世一品”圣旨拓片,族谱里还有邱氏家族很多名人,严毅果敢、两袖清风的邱有岩,扼守台湾海峡的重要武将邱有章,以及近现代的四位东埔名人,使得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历史文化名人再次呈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最后是海洋生物以及民风民俗物品的不断搜集及丰富,使得博物馆的雏形逐渐显现。

渔博馆一览(邱国仁/摄影)

   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藏品不断丰富,馆内布置也日渐完善,相关的宣传活动也不断进行,2014年9月6日,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正式向民众免费开放,草根渔民们终于圆了自己的博物馆之梦。
   渔博馆自创建以来积极活跃在渔业发展的大队伍里,为真实还原古老年代的捕鱼生活,老渔民们赤膊上阵,身着斗笠、帆衫、蓑裙,从打草桶绳、车大滚、到洗网、杠鱼,深切的让人感受艰辛的捕鱼生活;后续的渔民文化节、产业博览会的积极参与都令人对海洋渔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走进渔文化博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道颇具渔耕特色的屏风,屏风由旧渔船卸下来的两根船尾舵拼接而成,让人印象深刻。展馆内,从左手边为前序,东埔的民俗风情、渔船演变史、旧渔具展示、东埔名人录等依次展示给参观者。除了文字描述、实物展示还有实物演示,在定置网生产作业方面,渔文化博物馆特地设置了水槽,将网用绳子连接于木帆船模型的两边,固定设于水域,网张开后的形状就像一张排球网,诱使“鱼群”入网而捕获之,馆内所设立的定置渔网为“守株待兔”这句成语做了绝佳的诠释。“定置网在东埔乃至整个石狮渔业发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东埔渔民使用定置网进行捕鱼的年限不短,再加上定置网受季节所限,生产月份有限,所以那时候东埔就有俗语形容此光景——“十二月‘祠堂叠宫’、六月‘角石满泱(浪)’。”就是说,农历十二月份渔民丰收,满碗米饭上还添满了鱼肉,而农历六月份定置网歇工时,渔民没有好收成,吃饭时碗里的汤晃荡在几块地瓜块周围就像海浪淹没礁石一般。
   除了定置网外, 在旧渔具展示版块, 斗笠、帆布衣、蓑衣裙、捻脚线车、大羊头等旧渔具,仿佛让人置身于那个晨兴渔耕、带月舟归的年代,渔民们用最简陋的生产工具进行生产作业,与大海搏击,只为温饱,简单的渔具背后更多的则是折射老一辈渔民向海求生的那种奋勇拼搏的精神。
   博物馆的一角,是拥有浓厚文化气息的东埔历史文化名人。东埔文化也是源远流长,清光绪九年(1883年),东埔就制定了乡规民约,现今它的原件被保存在东埔的祠堂里。清光绪年间,东埔就开设了奖教奖学基金,一直沿袭至今。正是由于东埔的祖先重视教育,所以明清两代东埔人才辈出,举人以上就有二十多位,廉洁正直的邱有岩家族,父子两进士、叔侄四举人,其人为官清廉、热衷于研读诗书,辞官后挑一担书回家,盖起了一座名为“木末亭”的书斋,终日在书斋内研读诗书,课督子孙,子孙后代受其影响,也酷爱读书,并先后考取功名造福一方。

车大滚(邱国南/摄影)

   再有就是战绩赫赫的平台骁将邱天胜,被康熙皇帝册封四世一品的圣旨予以褒奖,这份圣旨共有6段,黄绢质,呈暗黄色,有白色龙凤精美图案,每件长约1米、宽约30厘米,落款为“康熙三十六年七月十九日”。圣旨上的字,自右向左用正楷字体写成,字体清秀隽永。大致内容是表彰邱天胜文韬武略,参战勇敢和关心部属等,册封其为一品大员。另外三件部分文字缺失,大意是对其父亲、祖父和曾祖父三代进行褒奖,赞扬他们培养出这位英雄,同时被封为“四世一品”。圣旨由其后人代代相传,但因保存不当及年代久远,破损严重, 其后人于2015年1月9日捐赠给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进行修复和保存,“四世一品”的入驻,给博物馆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澎湖水师协副邱有章的展示,更是让我们眼前一亮,邱有章是清朝扼守台湾海峡的重要武将。“东埔族谱上有记载,先贤邱有章曾在澎湖担任武将要职,但却未有取证过。”对此,邱国凹等人决定前往澎湖求证。他们一行最终在澎湖白沙乡赤崁村的龙德宫内找到有关邱有章的史迹,在“水仙王宫”等地亦看到了邱有章的墨迹。
   在“龙德宫”和“水仙王宫”里都存有邱有章当年亲书的匾额,匾词为“绥及万方”,上款为“澎湖福建水师右营游击军功四等邱有章敬(献)”,下款为“乾隆元年孟夏梅月榖旦立”。龙德宫主持告诉邱国凹一行,牌匾在龙德宫已有270 多年,为当初邱有章即将离任前所赠,而匾上所书“绥及万方”四个字意为向辖区神明答谢任内保佑辖区一切平安。
   渔博馆里有一块特殊的展区,即是别具风格的海洋生物板块的藏品更是美不胜收,高贵典雅的佛教七大珠宝之一——砗磲,著名的四大名螺标本、龙虾标本、砗磲标本、海豚标本、鱼骨化石标本、珊瑚标本,都可以在博物馆的一隅近距离感受,有一种畅游大海的感觉。
   “现在村子里的年轻人们已经很少接触到这些东西了,大部分年轻人都在赚‘山上活’了,下一代人更不知道这些工具该如何使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除了老一辈的渔民,许多人都已不知道稻草可以结绳,更不知道渔网竟然还要“洗”,这些即将失传的技艺,在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都能——看到,在这个近百平方米的展厅内,浓缩了石狮渔文化的点点精华,也是为了让年轻人不忘过去艰辛的渔耕历史。如今,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掀开了她的盖头,来自草根的老渔民终于“圆梦”,也望后来的年轻人能够承载着过去渔业的拼搏精神,再现古老渔业之风采。

篾帆定置船(邱国仁/摄影)

   “渔博馆火了!”老渔民的多年努力,让渔博馆取得了不少成绩,2015年1月9日,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和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达成结对帮扶关系,依托后者在藏品保管、科学建档、文物保护等方面的专业优势,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的办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挂牌之后,成为石狮市教育科普基地、石狮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成为石狮市鸿山镇又一处青少年校外科普阵地。同时,渔博馆先后吸引了上万名游客及中小学生前来参观,成为了东埔乃至石狮一块别致的文化名片。
   梦圆了,却不是终点。
   东埔渔民并未放下他们扩大渔博馆影响力的梦想,自博物馆成立以来,一直免费对市民开放,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作为第一家民间自办的渔文化主题的博物馆,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在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吸引了台湾空中大学人文学系副教授、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博士蔡相辉先生,台湾高雄县仁光慈善会等台湾同胞前来参观。在与这些台湾学者和团体交流中,对于海峡对岸渔文化的保存与传承,东埔渔民的兴趣越来越浓。2015 年年底,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首次组团与台湾邱氏宗亲开展正式交流。
   一路走来,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交流团可谓马不停蹄,每到一处都有收获,共邀请10位台湾宗亲担任博物馆馆长,邀请他们莅临石狮开展文化交流,加强两岸的民间联系。“百脉通流炎黄血,海峡两岸一家亲”,石狮与台湾一衣带水,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此次台湾行,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交流团带来的是乡情,感受的是深深的热情和亲情,也更加坚定了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把闽台民间文化交流作为重要文化品牌主题的信心和决心,以丰富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拓展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领域和范围开创良好的开端,奠定良好的基础。

台湾鹿港文化基金会参观渔博馆(邱育钦/摄影) 渔博馆赴台文化交流(邱育钦/摄影)

   台湾行,让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的一众渔民们开拓了视野,放飞了思路,于是就有了2016年年初召开的一场重要的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渔博馆制定了制作仿古木帆船的计划,并付诸实施。从3月份开始设计图纸,到6月30日,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由石狮市海峡渔文化博物馆组织建造的仿古渔船迎来了完工的日子,为渔博馆再添一景。11月1日,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在鸿山镇东埔渔港附近的海滩举行仿古渔船下水仪式,以此为载体,重现过去的耕海牧渔,让人们了解老一辈渔民如何用人力创造工具,用实际行动来传播渔文化,并通过众多摄影师的拍摄,留存珍贵资料,并向外拓展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的知名度,取得极好效果。
  浮生若茶,甘苦一念,闽南人好茶,而茶,甜藏于苦中,苦酝酿着甜。“甘苦”一词,在闽南也意为艰辛,本是在家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一众老渔民,却扛起了筹备一家博物馆的担子,他们没有高学历,连普通话都讲的不清楚,却用一点点的毅力,将一座渔文化的博物馆建造成型,这就是老一辈渔民的拼搏精神,就是为了能够让年轻人了解过去渔业发展历史,也不枉老渔民们的一番心血。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的建设还未结束,而只是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