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陆上相关遗存文物建筑现状与保护

闫明、颜华、张纪平

 

  一、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

   地理位置
   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台湾宝岛,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5′至119°05 ′,北纬24°23′至25°56′,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又名“鲤城”、“刺桐城”、“温陵”,市域依山面海,海岸线蜿蜒曲折,总长约421千米,有泉州湾、深沪湾、湄洲湾、围头湾四个天然深水港湾,航运条件优越。
   历史沿革
   据文献记载,早在南朝(558~565年)时期,印度高僧拘那罗陀就曾在泉州译经并乘船回国。这证实了泉州在南朝时期已经开始了对外文化宗教方面的交流和往来。泉州作为以海外贸易为主导的通商口岸则始于唐、发展于五代、繁荣于宋、鼎盛于元、衰落于明,期间历时九个世纪,并以宋、元三个世纪最为昌盛,成为中国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大港,主要出口陶瓷和丝绸,为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唐中期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安稳的政治局势以及当时民族大融合等因素加速了北方人口的向南迁移,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泉州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机遇。唐末战乱频仍,自西汉以来的“陆上丝绸之路”受战争影响逐渐衰落,代之而起的“海上丝绸之路”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大食帝国迁都巴格达之后,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加强与印度洋、东亚地区国家的海上商贸往来。在此机遇下,泉州在唐中晚期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
   五代政局动荡,福建地区对外陆路交通几乎断绝,仅有依靠海上出入。为了保境安民,增加收入与扩大实力,各藩王积极开展海外贸易,推动泉州海上交通与贸易进一步发展。
   北宋时期,泉州地少人多,传统的小农经济已经出现粮食短缺,就业压力等危机。前朝发展起来的海上贸易在新王朝内陆地区有着广阔的市场,为泉州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在多重因素下,泉州经济走向了弃农从商之路。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朝廷下令设立泉州市舶司,标志着泉州港正式对外开放。有了国家政府的支持,泉州港在政治和经济地位方面得到巨大提升,具备了区域的经济自主权,在短时间内步入了空前发展的时期。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为躲避女真人入侵,北宋迁都杭州,政治中心南移,为泉州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政治基础。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十二月,南外宗正司从江苏镇江移置泉州,带来了罗、绢、纱、绫等新产品及传统手织、绣、彩绘、染色、印花等技术,大批皇亲贵族来到泉州定居。朝廷意识到市舶之利最厚,因此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以巩固泉州港市舶收入,如:降低舶税、为市舶司投放巨额资本、犒赏外国商人、严格法纪、加强海岸安全、安静海路等。同时,朝廷鼓励革新造船技术,完善港口设施,包括兴建造船厂,各类码头、航标以及跨海跨江石桥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了泉州港的正常运转,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宋末元初,朝代更迭并未使泉州遭受破坏。局势稳定后,元朝政府首先批准重建福建市舶司(驻地泉州),这时的泉州港成为全国海关“总关”,标志着泉州港海外贸易进入了全盛时期。元中期(1295~1332年)以后,朝野动荡,社会各阶层矛盾激化,泉州港时起时落。元至正十七年到至正二十六年(1357~1366年)爆发的“亦思巴奚战乱”使泉州港由盛转衰,外商纷纷回国避难,外侨社区解体,泉州的海外贸易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明朝初期曾沿袭元朝的对外开放政策,但由于沿海局势动荡,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威胁,导致闭关锁国的政策势在必行,朝廷开始实行海禁。明洪武三年(1370年),朝廷在泉州设市舶司,以“禁通番,征私货,平交易”为主。洪武四年(1371年),泉州港被限定只准“通琉球”。洪武七年(1374年)正月,罢福建(泉州)、明州(宁波)、广州三市舶司,严海禁以防倭寇。泉州官方海外通商贸易基本停止。永乐三年(1405年),明王朝虽然在泉州设来远驿,但只是接待来泉州进行“勘合贸易”的琉球贡使。成化八年(1472年),市舶司迁福州。至此,在泉州繁荣了三个世纪的官方海外贸易正式结束。
 

  二、文物建筑构成与分布

   文物建筑构成
   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现存相关文物建筑主要有两类,分别是港口基础设施及相关建筑、宗教文化建筑(表1)。
   港口基础设施及相关建筑由航标建筑、码头、桥梁、祭祀建筑等组成。航标文物建筑现存有六胜塔与姑嫂塔二塔,是泉州湾主航道的标志性建筑,在指引船只入港、监测港湾安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六胜塔始建于北宋政和初年(1111年),现存为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重建之塔;姑嫂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重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现存码头文物建筑包括石湖码头、美山码头与文兴码头。石湖码头是元朝泉州海上贸易的重要码头,是泉州港陆海转运的交通枢纽;美山码头与文兴码头则是宋元时期泉州港的重要门户,并与包括石湖码头在内的诸多码头构成古代泉州集群港的格局,反映了泉州“刺桐”港空前繁荣时期独有的风貌。洛阳桥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是中国第一座海湾大石桥,与赵州桥齐名。大石桥联通洛阳江南北两岸,成为泉州至福州乃至内陆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天后宫是祭祀海神“妈祖”的庙宇,属于祭祀建筑。自北宋以来,妈祖信仰广泛传播福建沿海地区乃至海外。天后宫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现为明代遗构,是同类庙宇中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群,体现了妈祖信仰在泉州的崇高地位以及当时泉州的经济实力与港口地位。
   宗教文化建筑主要包括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寺院。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现主体建筑保留明代修缮形制,是中国佛教重要寺院之一,寺院部分装饰构件采用了印度婆罗门教寺庙装饰构件形制。清净寺是一座由阿拉伯商人兴建的具有阿拉伯风格的伊斯兰教寺院,该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元至大三年(1310年)重修,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寺院。这种多宗教并存发展的局面见证了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兼容并蓄,海纳百川。

 

表1 泉州市现存海上丝绸之路陆上相关文物建筑一览表
 

 

名称

始建年代

现存年代

使用功能

保护称号

1

六胜塔

宋政和初年(1111年)

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

航标建筑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姑嫂塔

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

航标建筑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石湖码头

唐开元年间(713-741年)

1991年重修

码头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美山码头与文兴码头

南宋(12世纪)

2002年全面重修

码头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洛阳桥

北宋皇佑五年(1053年)

1993-1996年,全面整修

桥梁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天后宫

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

明代

祭祀建筑

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

开元寺

唐垂拱二年(686年)

明代

宗教建筑

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

清净寺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

元至大三年(1310年)重修

宗教建筑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建筑分布
   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陆上相关文物建筑主要分布于主城区内。其中,天后宫、开元寺、清净寺位于鲤城区,美山码头与文兴码头位于丰泽区,洛阳桥位于洛江区,六胜塔、姑嫂塔与石湖码头均位于石狮市(图1)。

图1泉州海上丝绸之路陆上相关文物建筑分布图


   上述文物建筑因其不同功能属性,在选址上各有特点。航标建筑通常建于海港附近高地,既有利于俯瞰海港,又有助于远方船只辨识方向。例如:六胜塔坐落于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东北的金钗山上,俯瞰石湖港,与大、小坠岛之间的岱屿门主航道遥遥相对;姑嫂塔坐落于石狮市永宁镇塔石村宝盖山顶,是泉州湾海岸的制高点,海拔209.6米。清初,姑嫂塔又被赋予风水塔的地位,因其建于水口处,有锁水口、聚财、保风水之意,因而又被称作“关锁塔”。码头与桥梁作为海陆转运的交通枢纽,多位于开阔平静的深水海面并与海陆交通联系紧密。石湖码头位于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的半岛,东北正对泉州湾主航道的出海口岱屿门,扼泉州湾南岸;美山码头与文兴码头则地处江海交汇地段。祭祀与宗教建筑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在民众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各教派为了增加信众,扩大自身影响,将寺院建于人多的市区是普遍现象,天后宫、开元寺、清净寺皆如此。
 

  三、文物建筑概况

图3 六胜塔一层平面图;六胜塔四层平面图。

图2 六胜塔

图4 六胜塔正立面图、纵剖面图。

   六胜塔
   六胜塔又称万寿塔(图2),坐落于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东北的金钗山上,是一座航标塔。该塔始建于北宋政和初年(1111年),重建于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塔平面呈八边形(图3),五层,由浅色花岗石仿木构砌筑而成,通高36.6米,塔基周长47.5米,属于楼阁式空心塔式样。塔基座为双层须弥座,每层均设勾栏,正对首层塔门处作台阶。塔身每层各开设四个塔门与四个佛龛,各层塔门与佛龛交错布置,塔心室内有直通塔顶的塔心柱(图4)。塔身每层设有平座和栏杆,但平座狭窄。各层转角石柱上的栌斗作圆形莲花状,上三层作鸳鸯交首栱,有皿斗、飞椽、雀替雕刻细腻。斗拱均为五铺作双抄偷心造,补间四朵二跳斗拱,每脊各置仙人一个。
   六胜塔虽经历代修葺,主体仍保存了宋元遗风。1961年5月,由福建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安装避雷设施。1982年,福建省政府对六胜塔进行加固、维修,增补各类塔石1829块,石佛23尊,并重修须弥座。1996~1997年复修。2002年,对六胜塔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图6 姑嫂塔一层、四层平面图。

图5 姑嫂塔。

图7 姑嫂塔正立图、剖面图。

   姑嫂塔
   姑嫂塔(图5)坐落于石狮市东南的宝盖山顶,是泉州湾的古航标。该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重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是一座仿木构楼阁式空心石塔。塔平面呈八角形,五层,通高22.86米。塔底层副阶周匝,进深2.52米,出三间庑殿顶抱厦(图6)。塔身首层西面开门洞作为塔心室入口,二层西壁设半圆券门,三层东面与南面、四层北面与西面、五层东面与南面设叠涩式圭首门。塔身自三层往上设平座栏杆,各层转角处设瓜柱,上置偌大的栌斗,斗底部凸棱明显,墙体采用条石一层顺、一层丁间隔砌筑。塔内部为空心的塔心室,面积较小,呈八边形,直通塔顶。塔壁较厚,内设盘旋而上石梯,此塔结构形式属于壁内折上式(图7)。塔顶采用重檐形式,塔刹的形制为葫芦刹。
   1961年,政府重修姑嫂塔,并将其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省文物主管部门在塔顶安装避雷设施。1981年,全面整修,并凿山石161根,增建石亭一座。1996~1997年复修。2002年,修复两条登山石阶。

图8 石湖码头

图9 石湖码头


   石湖码头
   石湖码头(图8、图9)位于泉州湾南岸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的半岛,其东北正对泉州湾主航道出海口岱屿门,是泉州港水陆转运的枢纽。因码头所在位置地势险要,故在码头附近又建有石湖寨以作防御之用。
   石湖码头形成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年),建顺岸平梁桥——通济桥,将海岸与海边的一块天然巨石相连接,成为一个“顺岸码头”。桥大致呈南北走向,长约70米,宽约2.2米,高约2.4米,由花岗岩石板条并排砌筑而成。巨石临海的石壁上又开凿了多条石阶道路,以便装卸货物。北桥头建有庙宇,奉祀10世纪时因守卫海港、退敌有功的海神“青山王”;有一方形小石亭,立明代(17世纪)著名书法家张瑞图题写的“再借亭”碑。另有几块碑,分别是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崇祯修桥碑”(已残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保护通济桥和码头的公告碑,及1962年“再借亭碑记”。
   通济桥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重修。1935年,晋江县政府立碑保护。1990年,石湖码头成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重修。2002年,加固古石湖寨墙30米,并对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图10 美山码头立面、剖面

图11 美山码头平面

图12 文兴码头立面、剖面

图13 文兴码头平面


   美山码头与文兴码头
   美山码头与文兴码头形成于11世纪,位于泉州城东南部丰泽区,是宋元时期泉州沿江商业码头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泉州港的重要门户。
   美山码头(图10、图11)现存长30米,宽20米石构墩台,由花岗岩石条“一丁一顺”叠砌而成。墩台东西两侧各附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石构斜坡式道路,向南延伸至江中。墩台的台基由下而上渐次内收,外侧壁面呈斜状,以供大船深水停泊。由于江底为软基,美山及文兴码头基础的底层均以松木桩(即“睡木沉基”)进行加固。
   文兴码头(图12、图13)呈南北走向,从江岸延伸至江面,为石构斜坡阶梯式的驳岸码头。码头路面长34米,宽3.5米,由错缝为主的形式砌筑,局部作“丁字头”砌法。码头岸边立有一座宝箧印经塔,为宋代(10世纪)遗物,颇具特色。该塔为五层石构佛塔,高约2米,平面呈正方形,底座面宽约0.6米;塔身四面雕饰基本相同,其中,第二层每面饰有四尊并列佛坐像;第四层每面刻有佛头一尊。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在此处先后发现12至15世纪的造船遗址、古船残骸、石碇和西班牙银币,以及数座伊斯兰教石墓,是泉州航运技术发达的体现,也是宋元时期西方宗教、文化在泉州传播的珍贵见证。2002年,两座码头全面重修,并对码头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洛阳桥

   洛阳桥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图14),位于泉州洛阳江入海口处,是我国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桥,成为泉州与福州等地海陆转运重要的交通保障。在工程技术方面,洛阳桥成功的采用“筏形基础”和“种砺固基法”,史无前例的解决大型桥梁的基础工程。
   洛阳桥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竣工于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桥呈南北走向,整体由花岗岩砌筑而成。现存桥长731米,宽4.5米,有桥墩45座,桥墩迎水面砌筑呈三角形的分水尖,桥面石板铺设,最长可达11米,宽0.98米,厚0.8米。桥两侧作护栏,有500根栏杆石柱,其中28根雕有镇海兽。在桥南北两侧还现存四尊11世纪护桥石将军、八座石塔和石亭两座。八座石塔包括五种类型,分别是楼阁式塔、经幢式塔、五轮塔、宝箧印经塔和文峰塔。石亭其中一座是“中亭”,亭南侧有明清重修碑记十二通,东侧有摩崖石刻“万安桥”三字;另一座是“西川甘雨亭”(又称“泉南佛国亭”),历来为民众祈雨之处。
   洛阳桥历代曾被多次修葺与改建。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始作浮桥。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倡建石桥。北宋至和二年至嘉祐三年(1054~1058年),两知泉州郡守的蔡襄主持建造,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竣工。桥长360丈84,宽1.5丈,东西侧共配500根石栏柱及栏板,还建有七亭九塔,南北两端分立四尊石将军。南宋绍兴八年至清咸丰十年(1138~1860年),共进行了19次修葺。其中最著名的是明宣德六年(1431年)的重修,由晋江池店富商一人独资,将桥面增高3尺。1933年,又增高桥面5尺,加筑钢筋水泥,桥面宽扩至7米,以通汽车。抗日战争时,桥遭破坏。1945年,在桥上复盖木板,以方便过往行人。1974年,为减轻古桥负担,在桥西另建公路桥闸。1988年,国务院将洛阳桥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1996年,进行恢复原貌的全面整修,桥墩局部更新加固。
   天后宫
   泉州天后宫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现存实物属明代,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祭祀海神“妈祖”的庙宇。其坐落于鲤城区浯江与巽水交汇之地,是古代泉州城最繁华的地方。
   天后宫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7200平方米,中轴线从南向北依次布置有山门、戏台、天后殿(正殿)、寝殿和梳妆楼。其两侧由南向北依次是东西阙、东西廊、东西角亭及东西厢房。天后殿和寝殿是天后宫的主体建筑。

图15 天后宫天后殿

图16 天后宫天后殿平面图

图17 天后宫寝殿侧立面图、纵剖面图

图18 天后宫寝殿平面


   天后殿(图15、图16)平面呈矩形,重檐歇山顶,总高12米,面阔(24.6米)五间,进深(25.6米)五间,殿前增建檐廊一间。殿内柱网排列整齐,为了增加祭坛前空间,将祭坛前两根金柱取消并后移中柱以满足使用要求。须弥座高1米,上浮雕有鲤鱼化龙、法器花卉等图案。檐廊明间有一对辉绿岩雕刻的龙柱,堪称闽南石雕龙柱的代表作。
   寝殿(图17、图18)始建于宋,位于天后殿北侧,地势比天后殿高1米,经历代修缮仍保持明嘉靖时期(1522~1565年)重修后的特征。寝殿前檐设廊,面阔七间(35.1米),进深四间(19.8 米),硬山顶。大木构架金柱间架设三、五、七架梁,前后檐采用双步梁与三步梁。外檐斗栱计心造,雕刻装饰构件集中在明间。在明间前檐保存有一对印度教石柱,柱身平面呈十六边形,突出上中下三部四面石刻。
   天后宫自建成至今经历了十四次较大规模的修缮与修建。前七次在清中后期以前,包括对天后宫的重修、扩建并增建寝殿。主要是明永乐五年(1407年)郑和奏令福建官员重修天后宫;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天后宫几次重修与扩建。后七次在1984年之后,包括重修山门、东西凉亭、寝殿、梳妆楼及重建西厢房等。1982年,制定天后宫环境改善规划。1985年省政府拨款重修,复建卷棚式檐廊。1990~1991年,重修山门,并重建戏台、东西阙等。1993年,重建凉亭。1996年重修东、西廊。1997年重修寝殿,重筑水池。2000年和2002年,分两段重建西厢房。2003年,重修梳妆楼、东厢房。2011年~2012年天后殿屋面、木梁架等维修。

 

   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是福建省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称“开元寺”至今,现存寺内建筑保持了明崇祯年间重修时风格。寺院主体建筑呈中轴线对称布置,中轴线由南至北依次为紫云屏、山门、拜亭、拜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与藏经阁。大雄宝殿的东面有檀樾祠、准提禅林、镇国塔,西侧有功德堂、尊胜院、水陆寺、仁寿塔等(图19)。
   紫云屏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是开元寺山门前影壁,东西长15.50米,高5.8米,北面正中嵌有隶书横写“紫云屏”石刻一方,为明代泉州陈于王手笔。山门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硬山顶,其后檐与拜亭相连接。拜亭建于1960年,卷棚歇山顶,位于拜亭与大雄宝殿之间,是由花岗岩条石铺成的场地,南北长45米,东西宽65米。两侧分列十五座唐、宋、元、明(9~17世纪)建造的石经幢、宝箧印经式石塔、多宝塔、舍利塔、焚帛炉等。其中,两座大型宝箧印经式石塔造型罕见,极为珍贵。
   大雄宝殿始建于唐,现存大木构架则保持了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扩建重修后形制。大殿面阔九间(42.7米),进深九间(32.5米),前后廊,通高17.3米,重檐歇山顶,屋角略微反翘。大殿最外圈柱子多为方形,前檐明间、次间、梢间的柱子为八边形。前檐下檐柱顶刻出栌斗,上置短木,短木上再放两层栌斗,斗上出华栱一跳,承托檐椽。补间施用两个仰莲式栌斗,斗下两旁处莲花形驼峰。后檐下檐与前檐基本相同,明间柱使用两根印度式擎天柱。承托重檐上檐的金柱卷杀圆浑,柱与斗拱的高度比约为5:2,柱间用圆形阑额连接,前后金柱则在斗栱上用月梁连接。殿内斗拱做法特殊,进深第三间前后柱顶斗拱附有兽头、飞天装饰,屋顶尽间及后檐露明,其余安装天花板(图20、图21、图22)。
   甘露戒坛是国内现存仅两处戒坛之一,是国内最大的佛寺戒坛。戒坛自上而下分为五层,面阔五间,进深六间,周围廊,五重檐,内饰藻井,八角攒尖顶,通高18.2米。大木构架部分为清康熙五年(1666年)重建,整体保持了明初复建后形制。
   镇国塔与仁寿塔分别位于大殿东南和西南,两者相距200米,均为仿木构楼阁式石塔。镇国塔始建于唐咸亨年间(670~674年),初为木构,后改为砖塔,南宋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1238 ~1250年)重建时,又改为塔心柱式石塔,主体保存至今。塔平面呈八边形,共五层,通高48.24米,塔基须弥座,八个转角各雕一尊力士。塔心柱为八边形,架横梁与塔身相连,环转空洞。每层四门四龛,逐层互换,外檐置围栏。塔刹铁铸,挺秀高擎鎏金葫芦,八条铁链从刹上斜系檐脊,檐角悬挂风铎。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重建于南宋绍定、端平年间(1228~1236年),通高45.06米,形制与东塔基本相同,但尺寸略小于东塔。
   建国后,开元寺屡有修缮。1989~1992年,进行全面大修。1997年,修复准提禅林。2003年对山门两侧、尊胜院、两塔等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清净寺
   清净寺又名艾苏哈卜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涂门街中段。该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伊斯兰历400年),重修于元至大三年(1310年,伊斯兰历710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现存的建筑遗址,主要包括门楼、奉天坛和明善堂三部分(图23、图24)。
   门楼主入口朝南,高12.3米,基宽4.5米,用辉绿岩条石砌筑,平面呈狭窄长方形,由内外两部分空间组成,外部开敞,内部较为封闭。外部门楣有外、中、内三层,均呈尖拱形,渐进渐缩;其中外层的尖拱构成半球形穹顶,顶高10.2米,顶有“密肋”八条(即宋之“阳马”),形如藻井;中层亦有半球穹顶,顶高6.7米,拱顶有壁龛雕饰;内层的尖拱顶高4.2米,有阿拉伯文匾额封住上部,无穹顶,匾额下即是入口。内部门厅平面呈正方形,上有圆穹顶,顶高8米,素面无装饰。楼的屋顶上有平台,可上人,四周围以堞形砖垛。平台上本来有尖塔,在元末明初时的“亦思巴奚战乱”中损毁。
   奉天坛紧邻门楼西侧,原为教徒们的礼拜堂,平面呈“凸”字形,南北长23米,东西长18米,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入口正对圣龛。殿座四周墙体高6米,厚1.2米,由浅褐色花岗岩砌筑而成。西墙正中一间向外凸出4.2米,为供圣龛之处,圣龛侧墙面由长方形门洞和尖拱形假窗相间组成。相对的入口墙仅开一扇尖拱形大门,沿街外墙开有八扇长方形大窗,而与外墙对称的墙仅开一扇方窗。
   明善堂位于寺西北角,是闽南建筑风格的小四合院。明善堂始建于明隆庆元年(1567年),原为一处观赏性小庭院,在奉天坛礼拜殿屋盖坍塌后,成为教徒们的礼拜堂,延续至今。现为1998年重修后的格局。
   清净寺始创者为最早一批从海路来泉并侨居于此的穆斯林,他们中绝大多数是商人。元朝至大三年(1310年,伊斯兰历710年),艾哈玛德•本•穆罕默德•贾德斯出资重修,增筑高悬的穹顶,加宽门楼通道,重修寺门,翻新窗户。明永乐五年(1407年),明成祖颁发保护穆斯林的“敕谕”石碑。明隆庆元年(1567年),加建明善堂。后奉天坛穹顶坍塌,改明善堂为礼拜堂。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重修清净寺,并立《重修清净寺记》碑。明清时期(15~19世纪)多次扩建重修。1961年3月,清净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50年代以来多次进行修缮。1959年和1987年两次对奉天坛进行考古发掘,以利更好保护。1995年整治周围环境,修建寺前广场。1998年,重修明善堂。
 

  四、主要影响因素

   城市建设压力
   改革开放以后,泉州经济迅速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带来现代化的同时,历史文物建筑及其周围环境则面临巨大的压力与威胁。在旧城改造与旧村改造过程中,古城与旧村原有的建筑空间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与历史建筑风貌不符的现代建筑。地处泉州繁华街区的开元寺、清净寺、天后宫等文物建筑均面临城市开发的压力,文兴码头与美山码头之间的石板路被翻新改造,姑嫂塔所处的宝盖山存在附近工厂、居民开采山石导致山体风貌被破坏等现象。
   环境压力
   环境压力主要包括空气污染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两个方面。其中,空气污染对文物建筑的影响日益明显。泉州城市建设及传统采石工业产生的各类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酸性气体直接或以酸雨形式降落、附着于文物建筑的表面,对文物建筑特别是石质文物造成了严重危害。污染性粉尘附着于文物表面后,形成顽固的黑色“硬壳”,影响文物外表美观,如六胜塔、开元寺东西塔塔身(特别是檐下部位)等均可见此类沉降形成的黑色结痂。经酸雨冲刷的文物建筑,会在表面形成红褐色沉淀物附着于文物表面,进而剥蚀表皮,出现大面积红褐色“锈斑”,六胜塔塔身、洛阳桥两侧佛塔以及相关石刻、雕塑等均出现此类现象。目前,文物部门已委托专业单位对酸雨问题开展专项研究。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福建东南沿海的海平面呈连续上升趋势。在未来可能会对紧邻海岸的文物建筑造成影响。例如,洛阳桥的桥墩,石湖码头的石板路面有被潮水淹没的可能。
   自然灾害
   台风、火灾、地震及虫害是目前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陆上相关文物建筑的主要威胁因素。
   (1)台风
   泉州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多受台风影响。台风袭击泉州的时间多在每年的七月至九月,从正面登陆泉州的次数并不多。受台风影响,泉州海上丝绸之路陆上相关文物建筑出现木构建筑的屋面瓦件脱落,屋面漏雨,外部构件损坏等现象。同时,由台风带来的暴雨容易引起文物建筑内部或附近积水严重。
   (2)火灾
   属于木构建筑的天后宫、开元寺等文物建筑因内部电路排布、游客进香以及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用电用火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部分木构文物建筑位于山林当中,存在一定的山林火灾   基本上,泉州文物建筑以砖石质文物居多,对火灾威胁有一定的抵御能力。文物建筑内基本无居民居住,从而消除了生活用火的隐患。
   (3)地震
   泉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属地震较活跃地区。地震对泉州文物建筑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1950~2000年发生地震均为弱震(震级≤4.75级),如1999年8月5日惠安海域4.8级地震,1999年9月21日台湾大地震,均未对泉州文物建筑造成损坏。
   (4)虫害
   泉州气候温热潮湿,是白蚁危害的高发区。白蚁主要危害天后宫、开元寺的木构架建筑。1989年开元寺大雄宝殿曾因木材腐朽加上白蚁啃噬,进行过落架大修。目前,相关保护部门已就各遗产点的白蚁危害制定管理措施,开展定期检查。
   旅游压力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陆上相关文物建筑尚不存在突出的旅游压力。但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的开展,势必带动泉州的旅游业。目前,有关部门已开展相关统计研究,并跟进管理办法。
 

  五、保护措施

   已有保护措施
   2006年,“海上丝绸之路”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涉及泉州的14处遗产点,上述8处文物建筑全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皆在此预备名单泉州遗产点范围内。为了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泉州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使得泉州海上丝绸之路陆上相关文物建筑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在政策法律方面,除了执行国家层面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等。福建省及泉州市还制定了地方性针对“海上丝绸之路”相关遗产的保护管理办法,分别是2003年颁布的《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与2009年颁布的《福建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建设要求,泉州政府在上述各文物建筑分别设立了专职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建立文物保护档案,制作保护标志,划定保护区与建设控制地带的具体范围。
   在保护规划的编制执行方面,2002年,编制了《“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专项规划。制定六胜塔及其周边山体的保护措施;石湖码头及周边水域的保护措施;美山码头及文兴码头、沿江风貌、及其周边水域的保护措施。2003年,编制和执行《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开元寺保护规划》,对开元寺及其周边进行系统、科学的保护和管理。除了保护规划,泉州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均包含了与海上丝绸之路陆上相关文物建筑保护相衔接内容。
   在文物建筑的管理方面,2002年,泉州政府出台了《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五年计划及十年规划》,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并针对保护、研究、展示宣传、管理机构自身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同时还强调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推动泉州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2003年颁布的《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则是在原有文物建筑保护管理制度基础上,结合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要求,对其展开综合保护管理。
   仍需解决问题
   尽管泉州市已经制定了比较完备的海上丝绸之路陆上相关文物建筑的保护措施,但仍存在个别文物建筑尚未制定专项保护规划等现象。对于已经公布实施的保护措施,历经多年至今,其保护措施具体的落实程度以及产生的效果需要完备的遗产监测体系作为保障。对于定期监测结果,应及时汇总成报告,反馈到对应的保护措施环节。对于已经不适应最新保护理念、社会与自然环境等保护措施应及时予以调整,并总结相关经验教训。